English

跨文化的心灵旅行

2010-02-07 16:05:00 来源:博览群书 ○胡鸿保 张丽梅 我有话说

如今,口述史、民族志、互主体性、女性视角等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倍受青睐的议题或研究手段,人类学作为文化批评的作用也日益引起其他学科专家的重视。在这类新潮作品中,《尼萨》和《重访尼萨》是十分有趣而又具启发意义的两本。

《尼萨――一个昆人妇女的生活与诉说》(Nisa: The Life and Words

of a !Kung Woman. New York: Vintage, 1981/1983,后文简称《尼萨》)是美国女人类学家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 1945-1996)的田野民族志著作,是当时身为大学生的作者在1969年8月-1971年3月和1975年对卡拉哈里沙漠北部边缘一个狩猎-采集部落进行两次田野工作的产物。

自1963年起,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家Richard Lee和Irven DeVore等人对博茨瓦纳西北部Dobe地区的昆―桑人开始了一项长期的调研计划。1969年,该项计划已近尾声,结婚不久的肖斯塔克与她的研究生丈夫参加该计划的研究同往Dobe,丈夫研究母婴关系和婴幼儿身心成长,而肖斯塔克则关注妇女生活史。

在共计25个月的2次实地调查中,肖斯塔克重点对8位昆人妇女进行了大量的生活史访谈,而最终翻译、编辑和出版的主要是老年妇女尼萨(约1921-?)的个人故事。肖斯塔克是尼萨生活故事的访问者、记录者、转译者和整理呈现者,她将21次访谈所得的30个小时的录音带变成《尼萨》这本条理分明、引人入胜的著作。这300页的个人叙述交织着趣味、感性、苦痛和戏剧性场景,读之令人动容。能说会道的尼萨清楚、生动地讲述了她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情感意义的事件:幼年时被抛弃,与其他孩童的第一次性游戏,新婚之夜的事情,母亲和几位丈夫的亡故,以及对逐渐变老的感受等等。此外,尼萨还坦率地讲述性行为和女性高潮的细节,受新情人所吸引的方式和原因等更为隐私的事情。由于尼萨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讲故事的天分,我们获悉了昆人个体间的互动方式以及昆人社会的组织方式,了解了许多关于昆人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经验的新材料。

阅读该书,了解昆人生活固然重要,可是更叫我们深思的还是它的表达技巧以及背后的指导观念。若从口述史实践的角度看,至少有如下3个方面值得关注:

1、三种声音的并置。

多年来,民族志写作中如何处理个人叙述(personal narrative)和客观描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棘手问题。肖斯塔克的《尼萨》以主要报道人(尼萨)的个人叙述为主体,同时注意呈现作者(肖斯塔克)自己的个人叙述以及民族志概括和评论,试图以这三种“声音”的并置来调和客观化的民族志表述和田野工作中的主观性经历之间的矛盾,并尝试建立个人叙述在民族志表述中的权威。

尼萨的个人叙述无疑是全书的主体部分,通过对访谈录音的翻译和编辑,她的生活史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得以展现,并按照生命周期的顺序为基本构架、辅以其他社会方面,排成从“早期记忆”、“家庭生活”、“丛林生活”、“初涉性事”、……“渐渐变老”等15章。此外,还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属于作为正在体验异文化的年轻美国女子肖斯塔克的,穿插体现在《尼萨》一书的“导论”和“结语”部分:这主要是肖斯塔克的个人自白,讲述了两次田野经历的背景和过程,在异文化环境中的兴趣、生活调适、感受和想法。另一种声音则属于人类学家这个角色的,具体就是“导论”和“结语”里交待尼萨故事的收集过程和表述框架的形成等,以及加在每一章前面的民族志概括和评论(其中同时融合进了其他受访者的讲述);所有这一切有助于读者在更全面、更开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尼萨的个人叙述。肖斯塔克藉此在一个人性化的框架中实现了三者的相对平衡。因此,在马尔库斯和费彻尔的力作《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1986)里,出版不久的《尼萨》即被视为将个人叙述用作民族志的成功范例。

2. 特定的合作关系产生特定的组合结果,看他人也返观自我。

肖斯塔克在谈论《尼萨》一书创作经验时明确地告诉我们,个人叙述不能脱离收集个人叙述所涉及的合作过程而独立存在,访谈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处于特定生命时段、具有独特人格特征和兴趣取向的一个人,回答由另一个处于特定生命时段、具有独特人格特征和兴趣取向的人所提的一组特殊的问题。报道人的个人叙述的真实性,也必须放在特定的访谈关系中才能得到较好的辨别和理解。具体就《尼萨》来说,一方面,访问者肖斯塔克作为一名24岁、新婚的美国女性,最感兴趣的是与她自身所处的生命阶段和文化环境相关(美国妇女运动)的问题:“在一个如此迥异于我自身所处文化的文化中,作为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如果存在普同性的话,它们是什么?我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它们?”;另一方面,尼萨作为一个正在经历更年期的艰难调适的昆人妇女,她所陈述的生活故事必定是经过某种过滤机制的选择性记忆,这些记忆可能是真实的、修饰的、想象的,或者是三者组合的,但肯定服务于她当下的自我定义。因此,尼萨的个人叙述仅仅反映了50岁的尼萨和24岁的肖斯塔克之间的暂时性协作,任何其他的组合,都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参见肖斯塔克:《〈尼萨〉创作经验谈》,载Robert Perks和Alistair Thomson主编:《口述史读本》,英文版,London: Routledge, 1998)

在具体的访谈过程中,肖斯塔克最想了解在昆人文化中做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而其目的之一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在自身文化中做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在全书结尾处,肖斯塔克明确写道:“……她(尼萨――引者注)送给我一份伟大的礼物――了解快速变迁的复杂世界的手段。我所拥有的几乎每一次生活经历都因昆人世界和尼萨看待生活经历的方式而变得多彩和有意义”。

当然,尼萨这位以其勇气、幽默、热情和自尊直面生活、笑看未来的昆人妇女的个人故事,在引起肖斯塔克强烈共鸣的同时,也对广大读者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而这种共鸣和指导意义的基础,正是人类生活中超越文化多样性的那些普同性的东西。

3、个案研究追求的是一种典型性。

读罢《尼萨》可知,肖斯塔克的做法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她毫不讳言,性格开放、结过5次婚、所生子女无一在世、遭受深重苦难的尼萨并不具有理想的代表性。然而,我们知道,个案研究所要求具备的恰恰不是代表性、而是典型性,是个案集中体现的某一类别现象的重要特征。与代表性所偏向的统计意义不同,典型性主要看重分析和理解的优势,二者恰好可以互补。如有评论就认为,肖斯塔克和尼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人性化的框架,在此框架内,昆人生活的深描得以呈现,前人的量化研究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尼萨关于婚姻、婴幼儿抚育和死亡的阐述,也为其人口学研究提供了例证,并使它们显得更为生动。

传统的功能主义民族志往往强调对作为群体的被研究者的观察和评论,以求客观、科学地认识社会活动的全貌。《尼萨》继承了这一现实主义的传统,致力于呈现一个遥远的狩猎-采集部落的文化经验,并在实质上保留了民族志作者对文化解释和整体文本的单方控制权。然而,与马凌诺斯基式的科学民族志相比,《尼萨》更具内省精神,更强调被研究者的文化表述,作者本人的自我意识也更为突出。由此,无论对于我们当前的口述史研究还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志写作,《尼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尼萨》出版之后,肖斯塔克曾于1989年6月至7月间第三次踏访昆人社会。这次重访的经历和感想在肖斯塔克逝世后由其亲友协助编辑整理出版,即《重访尼萨》(Return to Nis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该书在写作风格上更接近于个人回忆录,而非民族志。

《重访尼萨》讲述的主要是肖斯塔克自己的旅行经历、感受和对当年田野经历的对比回想。当时作者身患乳腺癌、接受了乳房切除术和化疗,她试图故地重游,重拾友谊,寻求内心的平静。因此,这次旅行被称为“精神之旅”、“心灵之旅”。作者和包括尼萨在内的一群昆人,进行了一次狩猎-采集的旅程,途中开展了多次当地传统的治疗仪式和舞蹈(尼萨试图以此来帮助肖斯塔克治疗乳腺癌),作者对青春、健康和友谊的渴求跃然纸上。作者坦陈,“这个地方很有利于康复……即使它不能真的使我痊愈,但我在这些日子里感到很愉快”。不过,尼萨和其他人不时以一种功利的方式对待她,在信息和服务的金钱报酬上不依不饶,又令她感到十分失望、沮丧。《尼萨》中所展示的那种和谐关系由此出现了裂痕,致使肖斯塔克进而反思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权力、经济以及对双方关系的定位和期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但是,人类普同性中的某些品质毕竟有能力超越体质、种族、文化等的差异性,使得肖斯塔克在她的阿非里加(Africa)感知“天命”。在该书的“尾声”中,作者告诉我们,她在自己的生活中接纳了某些昆人的习俗,其首次分娩就仿效了昆人妇女的经验,在友谊,婚姻,对性、孩童养育、离婚、闲暇时间的态度等问题上,昆人的处理方式亦为其参照标准。作者还告诉我们,多数读者都能从尼萨的故事中体味出人类生活经验的相似性,另一位从事妇女口述史研究的人类学家Blanca Muratorio的主要报道人、厄瓜多尔的盖丘亚族印第安妇女Francisca,甚至对尼萨的心愿和哀伤有着感同身受般的理解。

此外,从“追踪调查”的意义上来说,作者非常关注1975年访问之后、尤其是《尼萨》一书出版以来,尼萨生活与观念所发生的变化。肖斯塔克作为访谈回报所支付的母牛和礼物,已经使得尼萨成为当地最富有的昆人之一;尼萨曾经要求匿名,肖斯塔克因为恐怕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这一点而心存不安,但1989年的尼萨似乎不再介意这个问题,反而因为被外来人辨认出真实身份而觉得自豪。当然,尼萨个人变化的大背景是昆人社会受外来文化影响所发生的变迁:生活方式由狩猎-采集逐渐转向畜牧-农耕。

总之,除了让人习得口述史访谈的经验和写作技巧之外,《尼萨》和《重访尼萨》两书也可以被看作是肖斯塔克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关系的一种坦诚述说,以及用多声部叙述个人生活史的方式研究远方异域人群的一种尝试。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彼此的友谊有利于民族志作者获知异文化的诸多隐秘,从而更好地融入并理解当地场景,进而能够使自己透过文化比较实现心灵旅行、深刻感悟人生和人性。

  作者单位:胡鸿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梅,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